昆明20岁女学生自杀:不要让原生家庭的“贫穷”毁了你自己
导读:因为原生家庭的“贫穷”留下遗书选择自杀。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贫穷难道就是他们的原罪吗?昆明20岁女大学生在失联5天之后,父母等来的不再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而是孩子离世的噩耗。
“我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在别人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从小我就比同龄的孩子听话、懂事,在别人眼里我一直都是一个乖乖女……”女孩留下的遗书中有一句话引人深思。
01
长期的贫穷带给人最大的影响并非物质上的匮乏,而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否定与深入骨髓的自卑感。
很多在贫苦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因为不合群而被周围的孩子孤立。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愿意去融入一个集体,而是身上因为家庭贫困而导致的消极观念让他们始终无法走出自卑心理的阴影,常常在还未融入他人之前就开始自惭形秽。
有一个现象,特别是在中国老一辈当中,是十分普遍的。越是贫穷的家庭,父母往往越是从小给孩子灌输各种消极思维方式以及容易让人产生自卑情绪的观念。
比如说:我们家已经这么穷困了,你千万不能和其他孩子比吃穿,你要和他们比学习,将来为你爸你妈争回一口气;衣服穿得暖就好,老一辈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呢,将来等自己挣钱了再打扮也不迟;旅游那都是有钱没处花的人干的事,你出去玩一次都够你交半年学费了,你这孩子咋不知道心疼呢……
这样的唠叨整日在耳边回荡。一来二去,孩子们完整的心灵已经被掏空了一小块,那一小块东西叫做自信。
当一个孩子在原本妙趣横生的集体活动中担心交不起钱的时候,他的快乐已经被压抑消解了;当一个孩子永远只能羡慕别人怀里可爱玩具的时候,他内心的童真已经暗淡了;当一个孩子永远被告知处于捉襟见肘的生活状态中时,他好好享受生活的权利也被残酷剥夺了。
虽然说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形成的,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是先天消极的。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很多人,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棱角与个性,这些都是人性中十分鲜明可爱的元素。因为长期贫穷观念的影响,这些东西被磨得面目全非。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